close
文/徐蕙芬
不論妳是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,
你在孩子童年所做的抉擇,
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成長藍圖。
所謂「投資」,按照牛津字典的解釋乃是將時間、精力或金錢投注在你認為值得的事務上,並期許得到成功或更多的獲利報酬。當了媽媽後,我為孩子的童年做了兩項抉擇:一是離開職場,成為專職媽媽,二是不看電視。有人或許認為是犧牲,但我卻認為是能期待回饋的有效投資。
◎全職媽媽自我肯定
很多人都以為全職媽媽是容易扮演的角色,因而輕看其分量。記得過往工作時,我曾參與輔導訓練課程,輔導教授在一次剖析人格特質時提及:我的「內在小孩」很強壯,較能禁得起挫折考驗,也較能信任他人。她特別告訴我:「能信任人,是一種難得的能力。」回想起來,比許多人幸運的是,我並非鑰匙兒,無論什麼時間放學,我總能回到家中就看到母親。雖然家母從未受過正式教育,也不擅理家育才,但她讓我回家時就能立即看見她,在我的成長過程中,注入極大的安定感!這也是我願意為孩子離開職場的最主要原因。
談到投資,自然得先付出代價。在一份薪資養全家人的考量下,全職媽媽首當其衝的就是必須節省開支。打個比方,當我小姑獨處時,用的是某大百貨公司的高檔專櫃保養品,結婚後改用一般百貨公司專櫃品牌,而現在用的則是任何超市皆有的開架式產品;衣著也是盡量精簡,過往花錢不手軟,現在則是錙銖必較。除了外在簡樸外,全職媽媽更擔心「與社會脫節」。許多前輩提醒我:孩子不會了解媽媽的苦心,等她們長大成人後,會看輕母親的知識不足或能力落後。我相信許多全職媽媽在面對如此難堪的委屈時,會覺得離開職場不僅放下工作,也意味放下了前程,辛苦了半輩子到頭來還得接受孩子的奚落……。
嗨!媽媽們,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:不管我們選擇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,只要生下了孩子,我們就有教養得職責。我認為教養的前提莫過於「態度」,孩子不是長大後看輕窩在家裡的媽媽,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學到待人處事的態度與價值觀所致。有個朋友告訴我,她從小要求孩子和他說話時一定要雙眼注視她,日後無論孩子個頭多大或手頭多忙,和她說話時一定目視著她,因為這是基本的尊重。難怪她的兩個孩子落落大方、談吐合宜,因為自幼就養成對人尊重的態度。
兒子才剛上小學,在說、聽,甚至閱讀英文的能力已開始凌駕於我,有幾回還取笑我。我認為這種行為必須立即糾正,尤其小女兒正處於有樣學樣的模仿階段。此外,我們對自己的態度也很重要,勇於向前、堅持不懈的學習態度,不僅能造福自己,贏得孩子的尊重,也為「再出發」儲備能量,並能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奠基終生學習的積極態度。
另外,我們常被「從一而終」和「職位貴賤」的狹隘職業觀限制。過往大學畢業生當清道夫、研究生開計程車總被視為新聞,其實在這個日趨多元又競爭的社會,只要是正當職業,白領或藍領都應同受尊敬。在美國,每位專技人員平均一生總有三次以上被老闆請辭的經驗,過渡期的轉折也是另一種學習的經驗。外子有一位好友具備兩種專業文憑和博士學位,也曾有兩年在家待業的經驗,因為他過往擅長的專業領域已全部移轉到其他國家,最後則是利用待業期的轉行進修才找到新工作。所以,當一為專職媽媽並不代表放棄前途,不放棄進修、不停止充電,才能為我們的再度就業把握契機。而我也見過多位家庭主婦的再出發,因個性謙和、做事幹練且能吃苦不抱怨,身受老闆器重。
其實,當一名全職媽媽的最大挑戰,大概是自我價值的肯定。社會潮流總認為會賺錢的人較具社會地位,營運公司最重要的是業務或銷售部門,同理,家庭中有收入或收入較高的人份量較重。雖然大家都知道若沒有高品質的產品、有效運作的行政部門和清晰明確的財務管理,再靈巧的業務天才也無法締造長久的佳績;但不懂自我肯定的全職媽媽,很容易在錯誤的價值觀中迷失而退縮。
我也曾陷入心情低潮期,加上生理疲憊而與憂鬱症擦肩。請記得,這是我們自己的抉擇,家中每個成員都有相當的重要性和存在價值。舉例來說,有回我在一次採購中因「特價」而超出預算,外子半開玩笑的說要扣我菜錢,若是以往我必定大為光火,不計鐘點、沒有薪資又全然付出,為了省錢而多採購一些民生物品,竟然……,但肯定自我價值的我,則開心的拍首應和「那下週我就不開伙囉!」自己必須肯定自我的價值,而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論。
◎以身作則,拒看電視
至於電視,實在難已找到不被它吸引的人,我是凡人,自然有不例外。但有了孩子後,我請外子停掉有線電視台,只保留無線電視台。因為看電視很容易耽誤對孩子的照料,就像上網一樣,時間變得很難以掌控,所以忍痛放棄這兩項休閒活動。其實,外子一直鼓勵我跟著電視節目學習英文和認識此地的文化;而朋友們也匪夷所思,沒有電視及網路如何學習?怎可能不與社會脫節?但無論如何,我仍堅持為孩子的童年投資,在山不轉路轉的情況下,我發現收聽廣播節目一樣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,邊聽邊做家事,時間運用較易拿捏;然後又因緣際會參加一個婦女查經班,這幾年和老美太太們相處,不僅練習了英文,也學了不少本地的育兒和保健妙方。身為家庭主婦,只要不排斥學習,順勢而為的學習管道總部會短缺
跟你分享這兩項投資目前的獲利吧!簡樸的生活,讓我身心更覺自在;舊衣新搭,不僅符合環保概念,也時時提醒自己身材不過度走樣;而孩子則很享受家中的時光,也頗能在課餘閒暇找樂趣,從放學回家到上床前都能盡情的安排空檔,鮮少抱怨日子無聊或想往外跑。過往,兒子每天都會看半小時到一個鐘頭公共電視的兒童節目,進入小學因寫完功課已錯過兒童節目時段,所以僅在週末觀看一、兩個卡通節目。兒子在幼稚園時曾問我:「為什麼只能看一個卡通,不能看很多卡通?」我向他解釋,已看過最喜歡的電視節目,若再多看,就沒有時間玩拼圖、樂高等喜歡的活動。他雖年幼,卻能接受這個道理,因為媽媽以身作則不看電視,極具說服力。
並非每個人都適合當全職的媽媽,但有了孩子後,是否能將工作的順位往後移。當孩子進入青少年的狂飆期,我們能否陪伴他們穩健度過,就端視親子間的信任度,屆時也一併考驗我們在孩子最具影響力的黃金時期所做的投資報酬。
全站熱搜